AI识字 字体品牌 字体合集 字体资讯

该文章未提交审核, 请编辑完成后提交审核。

该文章未通过审核,感谢您对字由的贡献。

该文章正在审核中,通过后将会自动显示在字说字话页面。

元素少=极简风?你可能误解日本设计了

{{tag.name}}
发布时间{{(article.publish_stamp||article.timeStamp)|time('yyyy.MM.dd')}}评论{{article.comment_count}} 字体{{length(article.fonts)}}

转载自 {{article.sourceName}}




原研哉的无印良品,佐藤可仕和的7-11与优衣库,水野学的熊本熊,葛西熏的三得利…… 日本的品牌设计往往给人留下极简、优雅,有时略显“高冷”的印象。


从表面的视觉上看,日本设计风格往往偏好简洁的元素、大面积的呼吸空间,但这并不意味着二者可以简单地画上等号。见过这么多经典作品,你是否想过“日本品牌设计”的本质是什么日本设计师们又是如何做出这些设计的?

上:无印良品

下:优衣库


今天,today design 就带你走近8位日本JAGDA获奖设计师,从他们的创作思考,揭开日式品牌设计的密码。







广村正彰生于1954年,师从田中一光,学生时期深受龟仓雄策、横尾忠则等老一代日本设计师影响。1988年创立广村设计事务所,擅长设计品牌视觉和标识系统,代表作之一是2020年东京奥运会和残奥会的竞赛图标。


如果要说简洁的⻛格是从哪里来的,他认为应该是从平面设计的经验里得来的:设计的重点是判断需要传达的内容,并精确地将其提炼出来。无论平面设计或环境标识设计,本质都是如此。


2020年东京奥运会竞赛图标


名古屋造型大学

←左滑查看更多






色部义昭曾在原研哉带领的原设计研究所工作,2011年创立色部设计研究所,代表作包括大阪地铁、草间弥生美术馆、tette须贺川市民交流中心等视觉形象和导视系统设计。


他将自己的工作概括为“为品牌做记号与箭头”,将工作方法论归纳为两个路径:一个是从整体出发考虑设计与空间环境、产品体系的配合,另一个则是从具体的素材出发强调设计的风格气质。


Osaka Metro 大阪地铁

← 左滑查看更多


tette 须贺川市民交流中心

← 左滑查看更多






植原亮辅是KIGI设计工作室始创人。从艺术总监、商品开发及商业设计, 到设立原创品牌及店铺, 他在不同范畴均累积了不少经历。


植原亮辅认为艺术指导大致上分为两类人:一种是极为重视概念的人,另一种是将重心放在新表现形式上的人。不管是对哪一种人而言,新鲜感都是关键要素。然而,在进行一些重视调性和行为的品牌塑造工作时,比起新鲜感,有时也需要更加注重作品的连续性


醉独乐


Rivulets of Heart







高田唯1980年出生于东京,毕业于桑泽设计研究所。他在作品中使用正统设计中少见的技法和要素,或是将车站指示牌、街头招牌看板等常见生活元素融入设计中,因此形成独特的个人风格。


表面上看起来像设计界离经叛道的“逆行者”,但在高田唯心中,作为平面设计师,最根本的并非痴迷于可爱或炫酷的视觉效果,而是把无法表现出来的东西具象化的能力。


“三角的画”系列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一日一花”系列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新村则人生于1960年,曾就职于松永真设计事务所,1995年成立新村设计事务所,主要服务客户有资生堂和无印良品等品牌。他的作品大多数结合了手工制作和拍摄的手法,关注生活和自然本身。


在设计中,新村则人认为首要的是信息传达准确、明快,譬如一张海报,要让人一眼就能看懂。在易懂的基础上,才去做加法,用各种手法来给海报增添趣味性。


无印良品露营场

←左滑查看更多


无印良品露营场

←左滑查看更多






1970年出生于广岛,2007年成立了TEN株式会社,代表作品有角川武藏野博物馆、静冈市美术馆、横滨NEWoMan购物中心、信每MEDIA GARDEN品牌形象及标识设计。


柿木原政广喜欢把LOGO比作品牌的一张脸在设计品牌标志时,他认为设计师应该要在这张“脸”上注入令人印象深刻的细节和基因,从而创作出富有个性和识别度的面孔。


Shizuoka City Museum of Art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Kadokawa Culture Museum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大黑大悟于2011年成立了大黑设计实验室(Daikoku Design Institute),他以平面设计为基础进行跨界合作,作品包括品牌塑造、视觉识别、包装、编辑设计、网页、动态图形、字体设计、产品设计和店面设计。


大黑大悟认为,设计中最重要的是抽象化要做到怎样为止并非所有东西都可以依赖设计得到表达,比如有 100 个故事,设计要讲述的是只是其中的2到3个,而不是把所有东西一股脑地体现出来。


Koshi no Kanbai

←左滑查看更多


Dear Mayuko

←左滑查看更多






1985年出生于东京。2008年毕业于多摩美术大学产品设计专业,同年加入国誉。工作内容覆盖产品设计,包装设计,品牌化、空间标识设计等多方面。


他的作品常常跨越二维和三维的边界。在他看来,所有平面作品都有立体的呈现方式而所有立体的物品也都可以拥有平面的表现。无论在何种创作维度,当你能够超越你自己意识里的界限时,你会从创作的自由中感受到别样的惊喜和快乐。


EX-

←左滑查看更多


THE CAMPUS 品牌设计

←左滑查看更多



日本品牌设计中呈现出的宁静、极简氛围,与其说是单纯的删减留白,不如说是设计师们在“减法”和“加法”之间、易读性和品牌个性之间一次次博弈的结果。





版权声明:{{article.isOrigin?'本文系字由用户的原创内容,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转载':'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问题请通过意见反馈与我们联络'}}

相关字体

文章评论

评论
{{item.user.name}} {{item.timestamp|time}}
{{item.content}}
{{item.reply.user.name}}: {{item.reply.content}}
回复
回复

还没有人留言

查看更多 >

字体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