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识字 字体品牌 字体合集 字体资讯

该文章未提交审核, 请编辑完成后提交审核。

该文章未通过审核,感谢您对字由的贡献。

该文章正在审核中,通过后将会自动显示在字说字话页面。

在字里行间看到中式园林感

{{tag.name}}
发布时间{{(article.publish_stamp||article.timeStamp)|time('yyyy.MM.dd')}}评论{{article.comment_count}} 字体{{length(article.fonts)}}

转载自 {{article.sourceName}}

资源 25@3x.png


《飞檐隶书》获汉仪第五届字体之星设计大赛中文学生组优秀奖、GDC 设计奖 2023 优异奖、XI'AN TDC Award 2023 汉字设计奖提名奖。汉仪字库设计团队与主创设计师胡衍谨签约合作,共同开发完成汉仪飞檐隶,一起探索传统书法的书写性、特殊性、装饰性与当代字体设计中标准化、统一化、规范化之间的关系。



汉仪飞檐隶,以金农作品《盛仲交小传》为蓝本,从其隶书中提炼,注重古为今用,体势近“漆书”,波磔如飞檐,蕴涵金石古意,创新现代律动,结体左松右紧,笔画方圆结合,气韵磅礴,灵动自如。既有复古味道又具独特新意,适合作为标题字体应用于文化艺术展览、书籍与影视等多种使用场景。


资源 24@3x.png


“漆书”是清朝著名书法家金农在隶书基础上的一次新的创造,力透纸背,墨黑如漆,偶尔伴随着撇画的枯笔,从古代的飞白书中得出灵感,创作出“变体八分”,自称“渴笔八分”,后人以“漆书”二字冠之。所用毛笔,是“截取毫端”,平扁如刷,蘸以浓墨,行笔只折不转,如漆刷之运作。金农独创自己的笔墨语言,形成自己的符号特色,在清代书坛中独树一帜。


资源 23@3x.png


资源 19@3x.png



金农深得“汉碑”之精髓、受到“金石”的滋养,使其隶书蜕变成具有磅礴气韵,独特美学特征,兼具秩序之美与和谐之美的“漆书”。汉仪飞檐隶汲取了金农“漆书”中的“形”、“意”、“情”,根据结构特征、笔画造型进行典型元素提取、创新。


汉仪飞檐隶以金农“漆书”作品《盛仲交小传》为蓝本,分析书体结构特征,寻找出“漆书”的共性,体现秩序、和谐的美学法则。


资源 21@3x.png


将金农“漆书”的书写笔画进行归纳整理,提取笔画特征,在设计中构成了左低右高、左松右紧的结构体势,粗细均匀有致,撇画扬起如飞檐,灵动自如。


资源 12@3x.png


资源 18@3x.png


为汉仪飞檐隶搭配西文字体,融入飞檐一般的笔画线条特征,与中文的“漆书”风格相映成趣。


资源 16@3x.png


资源 17@3x.png


汉仪飞檐隶字形左部的掠笔外伸舒展而右部平整对正,当文字方向由水平直接转化为垂直时,字形中心偏移不齐,字与字之间气息不通,版面效果不佳。设计团队以视觉中心为准进行矫正,经过优化后,横、竖排转化时即可自动切换,实现了横、竖排皆为视觉对正的效果,更具“漆书”的经典韵味。


资源 15@3x.png

未标题-3.gif


资源 14@3x.png


资源 22@3x.png

汉仪飞檐隶 字体样张.jpg

汉仪飞檐隶 字体样张3.jpg

汉仪飞檐隶 字体样张4.jpg

汉仪飞檐隶 字体样张5.jpg

汉仪飞檐隶 字体样张6.jpg

汉仪飞檐隶 字体样张2.jpg

汉仪飞檐隶 字体样张8.jpg

汉仪飞檐隶 字体样张9.jpg

汉仪飞檐隶 字体样张10.jpg

汉仪飞檐隶 字体样张11.jpg

汉仪飞檐隶 字体样张12.jpg

汉仪飞檐隶 字体样张7.jpg

汉仪飞檐隶 字体样张14.jpg

汉仪飞檐隶 字体样张15.jpg

版权声明:{{article.isOrigin?'本文系字由用户的原创内容,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转载':'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问题请通过意见反馈与我们联络'}}

相关字体

文章评论

评论
{{item.user.name}} {{item.timestamp|time}}
{{item.content}}
{{item.reply.user.name}}: {{item.reply.content}}
回复
回复

还没有人留言

查看更多 >

字体地图